<pre id="ai9ws"><del id="ai9ws"><menu id="ai9ws"></menu></del></pre>
<p id="ai9ws"><strong id="ai9ws"><small id="ai9ws"></small></strong></p>
<big id="ai9ws"><strike id="ai9ws"></strike></big>
    <p id="ai9ws"><strong id="ai9ws"><small id="ai9ws"></small></strong></p>
      1. <p id="ai9ws"><strong id="ai9ws"></strong></p>
        <td id="ai9ws"></td>
            <td id="ai9ws"></td>
            中國機電數據網
            您現在的位置: >>中機產業數據網 >> 行業聚焦 >> 行業分析 >> 中機院觀點 >> 汽車工業 >>正文
            汽車市場:多重因素致出口遇冷 自主品牌需提升國際化水平
            發布時間:2014-02-13  來源:中國工業網 

                2009年,商務部、國家發改委、工業和信息化部、財政部、國家海關總署及國家質檢總局聯合發布了《關于促進我國汽車產品出口持續健康發展的意見》,明確提出到2015年,汽車和零部件出口達到850億美元,年均增長約20%;到2020年,實現我國汽車及零部件出口額占世界汽車產品貿易總額10%的戰略目標。

              知名汽車評論員凌然認為,隨著國際化進程的不斷加深,以及對外交流的逐漸增多,未來我國汽車產業應更加重視出口市場結構優化、產品品質和溢價能力的提高,爭取在世界汽車市場贏得更加廣闊的發展空間。

              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公布2013年中國汽車市場產銷初步統計結果。2013年,中國汽車市場銷量達2198萬輛,同比增長13.9%,但出口卻出現了滑坡:總體出口低于100萬輛,為97.73萬輛,比2012年下降7.5%。

              我國汽車企業在海外市場針對性研發和本土化生產才剛剛起步,國際化之路是長期過程。業內專家表示,出口企業過多、低端產品過多以及售后服務體系不健全等是導致2013年我國汽車出口下降的重要因素。

              多重因素致出口遇冷

              國際匯率的變化、人民幣升值以及其他國家貨幣相對貶值也是造成我國汽車出口下降的重要因素。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副秘書長師建華認為,缺乏適合自身發展的海外戰略,產品競爭力不足,應對市場變化的靈活性不強等因素影響中國企業開拓海外市場。

              去年我國汽車整車出口為97.73萬輛,比2012年下降7.5%。其中,乘用車出口59.63萬輛,比2012年下降9.8%;商用車出口38.1萬輛,比2012年下降3.5%。

              中國汽車企業所面臨的國際環境變化劇烈:進口國關稅壁壘、政局動蕩、經濟波動等都可能導致出口不順,尤其是隨著人民幣的升值,出口面臨越來越高的成本。而很多發展中國家也采取與我國類似的貿易政策,鼓勵本土化生產,抑制整車進口,加之我國整車企業海外設廠的成本高、需求波動大,使我國汽車企業的國際化之路出現曲折。全國乘用車市場信息聯席會副秘書長崔東樹表示,中國汽車海外發展之路面臨諸多問題,最近幾年的波動很大,從2006年出口37萬輛到2008年出口68萬輛,高增長態勢明顯;2009年卻出現了46%的負增長,但2010-2011年增長53%,2012年達到102萬輛;2013年又降到97萬臺,負增長5%。

              我國汽車出口在2013年遇冷雖然與人民幣升值等客觀因素有關,但從市場整體變化來看,更重要的原因還在于我國汽車出口企業的國際市場經營方式單一及競爭基礎薄弱。

              我國汽車企業在海外市場針對性研發和本土化生產方面剛剛起步,因此國際化之路將會是長期過程。中國汽車市場的需求與海外市場的差異逐步加大,在國內市場走強的車型并非是海外市場的暢銷車型。

              合資企業加大出口引關注

              目前,合資汽車企業的出口步伐在明顯加速。與此同時,在中國汽車出口中,自主品牌占據了八成以上的份額。

              2013年下半年,包括通用汽車、福特、標致雪鐵龍在內的多家跨國汽車企業都相繼表示,要從戰略層面調整對合資企業的定位,逐漸向整車出口過渡。

              2013年,通用汽車計劃將在中國的合資企業出口總量提升至10萬-13萬輛,到2020年進一步提升至30萬輛。數據顯示,2009年通用汽車在中國的合資企業出口銷量僅為3000輛,但在2012年,這一數字已提高至77207輛,較2011年增長了61%。

              以通用汽車為代表的跨國汽車企業,目前鎖定的出口市場主要集中在非洲、南美、亞太等地區,而這一區域也是自主品牌汽車企業出口的主要市場。

              截至2012年,上汽通用五菱已開拓了包括中南美洲、非洲、中東、東南亞等近40個國家和地區的海外業務市場。據了解,從2007年組建海外事業部開始,上汽通用五菱實施的是“產品輸出、管理團隊輸出和業務模式輸出”的國際化戰略。

              隨著合資汽車企業的生產制造能力不斷提升,這些企業也希望研發一些新車型,滿足海外市場需求。業內人士分析,國內汽車市場正由增量市場向存量市場轉變,這是合資汽車企業積極出口、尋求新增長點的重要原因。

              凌然表示,一旦合資汽車企業大舉進軍,對自主品牌在海外市場的發展必然會產生重大沖擊。目前自主品牌汽車企業在海外市場的拓展仍處于初級階段,以“低價取勝”的思路貫穿于競爭策略中。這導致的結果是,自主品牌汽車企業在海外市場“內斗”不可避免,品牌溢價難以形成。

              從長遠看,合資汽車企業加大出口力度,對自主品牌汽車企業將形成巨大挑戰。合資汽車企業出口的苗頭已經顯現。

              自主品牌需提升國際化水平

              自主品牌汽車出口遇冷的根本原因在于自主研發能力不強、缺乏核心競爭力,產品技術相對落后,因此也只能以低價格戰略來占領海外市場,缺乏抵御市場風險的能力。

              我國汽車企業“走出去”有著重要意義,但并不是“走出去”就意味著能做大做強。全球化是汽車產業發展的必然趨勢,全球化要求企業具備在全球競爭的核心競爭力,能夠整合全球資源,能夠在國際主要市場占有一定的份額。

              目前自主品牌汽車企業的“走出去”戰略還不能算是完全意義上的國際化。自主品牌汽車企業的出口目標市場主要在中東、南非、俄羅斯、巴西等區域,很少能夠進入歐美等汽車發達市場。而日本豐田、韓國現代等汽車企業早年間正是通過搶灘美國市場加速實現了國際化發展。

              凌然表示,我國汽車出口需要重視三個方面的問題:一是要進一步拓展市場,加快從中低端市場向中高端市場的轉變,穩步進入發達國家中低端市場;二是擴大擁有自主知識產權和自主品牌產品的出口,增加出口汽車的品種,優化產品的結構,加大節能和新能源汽車產品出口;三是推進企業逐步形成國際化的生產、銷售、采購和研發體系,逐步向汽車強國目標邁進。

            相關信息
              沒有相關文章
            您可能對以下信息內容感興趣
            地址 地址:北京市海淀區增光路55號紫玉寫字樓13層(100037)
            郵編:100045
            Email:cmci2008@163.com

            400電話

            網站簡介 /本網動態/產品與服務/誠聘英才/廣告服務/聯系我們/版權聲明/網站地圖
            Copyright@2000-2012中機產業數據網版權所有 中機院機電市場研究所主辦
            北京市海淀區首體南路2號機械科學研究總院14層(100044)  北京市海淀區增光路55號紫玉寫字樓13層(100037)
            咨詢電話:400-008-5078(免長話費) Email:cmci2008@163.com
            京ICP備08008382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