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國際海事研究機構Clarkson、摩根士丹利和GE的合作研究顯示,中國在高價值、高技術船舶的全球市場占有率只需提高1%,船舶產業技術創新也將給中國經濟增長帶來豐厚利益,到2020年整個行業有望實現累計收入增長400億美元。
液化天然氣運輸船是在零下162攝氏度低溫下運輸液化天然氣的專用船舶,也是國際公認的高技術、高難度、高附加值的“三高”產品。隨著全世界對天然氣的需求提高,采掘天然氣的路途會更加遙遠,而海底油氣挖掘的深度逐漸加深,也需要更高的運輸技術作為支撐。液化天然氣運輸船應運而生。這是天然氣的一種獨特的儲存和運輸形式,非常利于降低天然氣的儲存成本和天然氣的遠距離運輸,同時,天然氣通過凈化處理和液化,比管道輸送更為潔凈。
2011年全球共有16艘液化天然氣運輸船交付使用,其中韓國13艘,中國僅2艘。數據顯示,目前全球造船量中國占四成,中國已成世界第一造船大國。然而,中國造船廠接受的訂單主要是運用在商業上,在高端和高價值的造船行業,中國優勢并不凸顯。
通用電氣近日在中國國際海事展會上還展出了專為中國船舶與海洋工程量身打造的創新技術產品,包括動力、推進以及定位等三類產品數十種產品或模型。為提高中國造船技術水平,目前通用電氣公司正與大連船舶重工集團、英國勞氏船級社聯合設計開發燃氣輪機驅動的液化天然氣運輸船,這款運輸船采用雙燃料發動機電力推進系統,燃氣透平溫度高達520攝氏度,所以有巨大的燃料可以回收,回收的渦輪產生的蒸汽再進入到蒸汽輪機發電機進行發電。除了這款燃氣動力液化天然氣運輸船,此外,能在惡劣環境下作業的深海鉆井船、裝配了浮式開采儲油卸油裝置的開采船、將天然氣從幾百米的深水下直接運送給客戶的液化天然氣運輸船,這一系列的技術創新都推動了清潔能源的進一步開發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