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外地來的一個朋友到某職能部門辦事大廳辦事,他說你們這個城市總體形象不錯,辦事效率也行,可就是顯點“冷”。我疑惑不解。他接著說:“不是服務態度冷,而是公共大廳的空調溫度調得低,不符合節能減排的精神。還有,大廳本來采光很好,大白天沒必要把所有的燈都開著吧!”我琢磨他的話,很有道理,再想到更多的公共場所,沒做到節能減排的真的還有很多!
城市發展,日新月異。多日不上街,這一出門發現有好幾處高大恢宏的城市綜合體已然開張。進去轉轉吧,呵,偌大的空間里沒幾個人。也許我來得不是時候,不屬于高峰階段,但從攤位商品、店鋪規模以及出租率看,即使所謂高峰,又能怎樣?這里的中央空調,好像也是開足了馬力,冷氣逼人。觀察了一下,電梯在五分鐘內并沒有幾人上去下來,仍然空轉不停。這些都是能源呀,就這么白白地“流走”,實在太可惜。
有人說這叫大家風范,買起馬就得配好鞍!其實,這是庸人之道,是管理糊涂。節能減排是最基本的當家意識,不小處著眼,怎么能大處著手?細想想,城市綜合體耗資巨大,這些費用到頭來誰買單?還不是加在商鋪攤位的出租費里,最終還是消費者承擔。商品貴了,自然人氣不旺,經營慘淡出租率自然就下降,這是一種惡性循環。
節能減排是一個宏大的系統工程,但宏大存在于每一個細微之外,管理者不能只大處著眼,更要小處著手,比如,電梯可以改制成智能型的,沒有乘客時呈靜止狀態,有了乘客扶梯自動啟動,這點不少地方已經實行。
公共場所節能減排不可小覷,要點滴入手,積少成多,只有這樣大氣環境才能向好,我們生活的城市才能走出霧霾走向良性循環?!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