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汽車故障中,輪轂問題頻頻“中槍”,其中不乏奔馳、保時捷等公司旗下的名貴車型,引發人們廣泛關注。
保時捷汽車公司近日宣布,將在美國召回部分2009年5月15日至2010年2月11日期間生產的2010年款911 GT3汽車。據稱,這些汽車在特定駕駛條件下,后輪輪轂可能失效。此外,保時捷公司認為,當前的保養周期可能不足以防止輪轂失效。此次召回涉及455輛該款車型。
據介紹,如果輪轂失效,車輛可能失控,增加了車輛發生碰撞事故的風險。保時捷汽車公司將通知用戶,經銷商免費為其更換后輪轂并更改維護保養周期。此次召回原定在今年12月份開始實施。
保時捷召回部分911 GT3
Smart新車輪轂變形遭投訴
用于上下班代步的奔馳Smart車型,行駛僅兩個月后卻發現輪轂變形。杭州車主陳女士的遭遇,媒體此前曾進行過報道。日前,杭州另一位車主張女士也投訴稱,她那輛新購才數月的Smart也碰到了同樣的問題。記者調查發現,類似的質疑此前已有不少。
張女士稱,今年11月13日,因其Smart被一輛電動四輪車擦碰,她將車開到附近的修理店查看。檢測過程中店主卻發現,該汽車右側前后兩個輪子的輪轂變了形。
張女士隨后駕車到奔馳4S店浙江星杭汽車有限公司查看,證實了輪轂確實發生變形。張女士最初以為,輪轂是被電動四輪車撞壞的,可以獲得保險理賠。但是4S店工作人員說,沒有撞擊的痕跡,保險公司不會賠,然后又告知她,更換兩個輪轂需8000多元錢。
既然輪轂沒有受到過撞擊,那為何會無緣無故變了形?在與銷售商浙江星杭汽車有限公司交涉后,她被告知“是開車不當造成的”。
“我當時非常震驚,因為車子今年6月才買的,行車才3000多公里,而且活動范圍一直在杭州市區內,連郊區也沒去過,只是用于上下班和接送孩子上學。”張女士表示,她無法理解“開車不當”的說辭。
對于這起投訴,記者聯系了星杭汽車公司的售后部門。負責此事的王小姐經調查后表示,輪轂變形是非質量原因造成的,只能自費更換。在記者的追問下,王小姐還表示,售后只是通過肉眼觀測進行判斷,并沒有使用相關儀器進行過檢測。王小姐稱,在運行時,每輛車的情況都會不同,輪轂變形的原因也比較多,所以公司也沒法很細致地說明變形原因。
陳女士于今年3月從杭州東星行汽車有限公司購買的奔馳Smart。她每天駕車也僅僅往返于單位和家之間。兩個月后,行駛里程僅3900多公里時,車子的一個輪轂發生了變形。
東星行給出的說法是:輪胎經受撞擊導致變形,其受力超越了輪轂的承受范圍,故責任在車主。但陳女士認為,她始終沒有感覺出有過任何的撞擊。Smart買來才兩個月,輪轂上一點劃痕、撞擊的痕跡都沒有。而且自己開車已有10多年,也開過不同的車子,都沒有發生過這樣的情況。
網絡上一則轉載較多的帖子顯示,一位上海車主也曾抱怨,其新購的奔馳Smart,提車后第二天即發現輪轂變了形。售后分析說,是過減速帶太快了,內力把它震變形了。車主則認為,“這也太開玩笑了”,如果是過減速帶太快造成的,人家的車子為何個個沒事,就這進口車還特金貴?經對比,該車主上傳的照片和陳女士、張女士的Smart輪轂變形情況如出一轍。
長安鈴木新奧拓輪轂變形
12月中旬,長安鈴木2012款1.0 MT實用型奧拓也因輪轂問題遭到了車主投訴。
車主今年8月1日買的車,兩個多月后,出現了一次左前輪輪轂變形的情況。到4S店后,維修師傅說一定是碰撞到了,或者是超載,還有可能是過減速帶的時候沒有減速所致。店里把后備胎取下換到了左前輪上,把原有的左前輪維修了一下。
11月30日,車主到店里取政府補貼的時候又發現,車子的左前輪和左后輪輪轂變形了。到4S店后,店內不給更換,說不是質量問題。該事件目前正等待長安鈴木方面出面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