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青島市民來說,今年青島航空事業最重要的莫過于兩件事:新機場選址落定和青島航空公司的成立。9月底,青島新機場選址報告正式獲得國家民航局批復,新機場選址落定膠州市膠東街道,新機場的建設邁出了重要一步。6月12日,“青島航空”騰空出世,這是山東省首家以城市命名的本土航空公司,明年島城市民就能乘坐自己城市航空公司的飛機出行。記者了解到,青島新機場確立了5年建設攻堅計劃,如今已啟動建設程序,今年將重點圍繞選址、立項等主線任務,明年將全面開工。按照規劃,青島新機場將建設成為與區域一體化發展相結合的“區域性樞紐機場、面向日韓的門戶機場”,使其成為區域經濟增長的新引擎。
新機場航站樓1號方案
新機場航站樓2號方案
新機場航站樓3號方案
期盼將來在家門口坐飛機
青島新機場落戶膠州膠東后,攪動了這片寧靜的土地。雖然機場還沒有開建 ,但當地不少老百姓已經開始籌劃未來。“真沒想到我都這么大年紀了 ,還能在家門口坐飛機。”膠東街道的劉大爺說,他已經73歲了,這輩子還沒坐過飛機,本來孫子說,等他大學畢業了,就帶他去坐飛機,看看天上是什么樣子,如今不要跑那么遠了,家門口有了新機場后,他在有生之年,在家門口就能乘飛機去外地旅游了,期盼機場能早日建成。
“在家門口坐飛機方便了,對我們來說是好事,不過最大的好事是,我們可以在家門口做生意。”李哥莊村民蔣先生說,現在的機場在城陽流亭,帶動了流亭周邊經濟的發展,新機場選址膠州膠東后,必然也會給周邊帶來無限商機,他打算謀劃一下,看看將來做點什么生意,早打算早下手。對于膠州未來的旅游業發展,不少業內人士也有了更多期盼。“這里緊靠大沽河又靠近少海新城,等機場建成后,這兩個景點將更加綻放光彩。”當地一名從事旅游行業的人士告訴記者,現在大沽河正在改造,大沽河膠東段景色宜人,河道上有成千上萬的飛鳥棲息生活,改造前這里就是市民休閑的天堂,膠州少海歷史悠久,目前少海新城已成為國家級濕地公園,景區內有“兩湖”和“三島”,以前由于交通的原因外地游客很難欣賞到這里美麗的景色,隨著新機場的建成,交通將更加四通八達,這里可以開發成新的旅游景點。
進程新機場建設攻堅5年
根據新機場建設程序,結合國內其他機場建設經驗,我市確立了新機場建設5年攻堅計劃,確保新機場工程按期保質完成。5年的攻堅計劃已形成:2013年是基礎年,現在進行的是開工前的準備工作,以及前期的調研;2014年則是開工年,新機場建設全面開工;2015年屬工程推進年;2016年是安裝調試年;2017年是試運轉和轉場年。
今年將重點圍繞選址、立項等主線任務,全力推進新機場前期工作,確保各項基礎任務順利完成。目前,我市正加快新機場核心區涉及區域的摸底排查,制訂征遷方案。同步推進航站樓概念設計、碧溝河改道、場址標高設定、場區“三通一平”等十幾項專題研究。此外,公路交通“四橫五縱”配套方案和軌道交通“機場快線”接入機場方案基本確定。市交通委基建處處長崔建輝做客網絡問政時曾表示,交通委已啟動新機場周邊配套道路的規劃編制工作,預計11月上旬通過公開招標確定規劃編制單位,2014年上半年完成規劃方案征求意見稿的編制,預計2014年下半年正式確定規劃方案。
設計航站樓“海星”勝算較大
據悉,經過半年多的論證,新機場航站樓方案今年3月份就進入了國際招標階段,兩個月后確定了7家國際公司入標。9月22日,又進行方案專家評審,從6個方案中擇優選擇了3個入圍方案。國慶期間,這3個入圍方案在規劃展覽館進行了公開展示,聽取市民及社會各界以及管理者和使用者的意見和建議,從目前收到的信息來看,大家對1號方案“海星”贊同意見比較集中,這也是專家推薦的兩個方案之一,獲專家高票通過。從市民推薦的情況來看,2/3市民對這個方案投贊成票,估計下月初方案就會確定下來。
據介紹,“海星”方案的優勢主要在于創新,一方面這個方案在國際上獨一無二,大膽地用海星做原形,造型非常美,設計的5個指廊的夾角比較小,完全能滿足機場的要求。指廊多了,距離就短了,旅客到最遠的登機位也較便捷,相互轉機也方便,同時海星還更能體現青島的海洋文化。還有一點就是和機場遠期規劃銜接做得比較好,未來機場吞吐量大增后,五星后面還可再加兩個航站樓,因此有延伸的空間。
規劃新機場可起降最大客機
據悉,目前已有機場青島流亭國際機場位于青島市北部,離市中心約23公里,建站開航于1982年8月5日。飛行等級為4E,現有一條3400米的跑道,最大可起降波音747型飛機。年旅客吞吐能力可滿足1200萬人次、年貨郵吞吐量20萬噸、高峰小時旅客吞吐能力5120人次以上的需要。機場停機坪面積44萬平米,登機橋14條,機位44個。機場航站樓面積為18萬平方米,分國內、國際兩個區域,二層式流程(局部夾層),進出港分流。離港層設國內值機島兩座共32個辦票柜臺,設國際值機島一座共12個辦票柜臺。國內區設有安檢通道9條,國際區設有安檢通道4條 。
通過對區域經濟發展和民航業務增長需求的測算,按照民航局“十二五”規劃對青島新機場的定位,預計青島新機場近期(2025年)年旅客吞吐量將達到3500萬人次,高峰小時航班起降104架次;遠期(2045年)將達到5500萬人次,高峰小時航班起降136架次。因此根據國家民航局和省、市“十二五”規劃要求,結合我市的城市發展戰略,青島將努力建設“國內一流、世界先進”的未來百年新機場。
據了解,青島未來新機場運行等級為4F級(流亭機場目前為4E級),為最高等級,與北京首都國際機場、上海浦東國際機場、廣州白云國際機場等11個機場等級相當,將可起降A380等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商用客機。新機場主跑道長3600米,次跑道長3200米。近期將建設2條獨立運行的平行遠距跑道,跑道間距2200米,航站樓面積45萬平方米;遠期再建設2條近距跑道,航站樓面積60萬平方米。
定位打造“面向日韓的門戶”
山東半島藍色經濟區已納入國家發展戰略,青島將新機場建設與區域一體化發展相結合,把新機場建設成為“區域性樞紐機場、面向日韓的門戶機場,環渤海灣地區重要的航空貨運樞紐,貨運集散地和快件處理中心”,使其成為區域經濟增長的強力新引擎,打造東北亞國際航運綜合樞紐,國際航空物流中心和多式聯運中樞,區域性國際旅客中轉樞紐和主要面向日韓的對外開放門戶。
面向日韓是由青島地域特點決定的,目前國內的門戶機場是指京、滬等國際機場,但青島獨特的地理位置決定了適合開發以日韓為主的國際航線。當然國內也有很多的城市開通了日韓航線,但青島離日韓最近,以后可以發展成“公交航線”,半小時一班,具有不可替代的優勢。
專業人士分析,機場百分之七八十的客戶是來自青島的東岸城區和西岸城區,北面的約有20%左右,這就在客觀上形成了南客較多的局面。機場吞吐量大增之后,通過各方面研究和分析,會將客貨分離,航站樓南側為客運樓,北側為貨運樓,規劃當中,機場方面會進行“南客北貨”概念規劃,最終會形成“南客北貨”的局面。
交通啟動配套道路規劃編制
從市區出發,沿著環灣大道北行,20分鐘后轉入青蘭高速,在營海出口進入S219,然后右拐G204國道,前行五六分鐘后便到達膠州膠東街道中心,整個行程不過1小時左右,將來這是市民前往新機場的一條通道。
新機場位于膠州市中心東北11公里,大沽河以西、東外環以東、膠濟鐵路和膠濟客運專線之間,距青島市中心約39公里。這里的交通網絡比較發達,北邊是膠濟客運專線,南邊是老膠濟線,站前大道貫穿南北,外圍擁有青銀、青蘭、沈海3條高速公路,膠濟、膠黃、膠新、膠濟客運專線4條鐵路和膠濟客運專線膠州站,公路通車總里程達到1780公里,鐵路通車總里程達到85公里,已形成縱橫交錯、四通八達的道路網絡,利于打造陸空綜合交通體系。
根據規劃,青島新機場將建設成集航空、鐵路、公路、城市軌道等多種交通方式于一體的綜合樞紐,配套建設包括城際鐵路、軌道交通、高速公路、快速路等組成的系統,用以連接山東半島主要城市和青島市域。目前,我市已形成了“快速連接東、西、北主城區,便捷服務半島地區”的綜合交通組織方案,可實現1小時通達青島全域、2小時覆蓋半島主要城市。鐵路方面,依托濟青客運專線、規劃中的青太客運專線、青連鐵路線的站點布局,與城市軌道緊密銜接,圍繞新機場形成青島北站、膠州北站、紅島站三大樞紐鐵路站,實現空鐵的緊密銜接;公路方面,打造“四橫五縱”快速路網集疏運系統;軌道交通方面,綜合調整市域內鐵路、城軌線位,形成新機場與軌道交通的有機銜接,根據青島市遠期規劃,未來將建設軌道交通M8號線,連接的就是新機場和青島鐵路北客站。
【公司】 “青島航空”明年3月開飛
青島新機場選址塵埃落定,只待建成投入使用。青島不但將有新機場,還組建了自己的航空公司。今年6月份,青島航空股份有限公司正式揭牌,標志著山東省誕生了首家以城市命名的本土航空公司。
據悉,“青島航空”是由全國500強企業南山集團有限公司、青島交通發展集團有限公司、山東航空股份有限公司共同投資組建的從事航空運輸相關產業經營的公司,注冊資金10億元。其中,南山集團有限公司現金出資人民幣5.5億元,占注冊資本的55%;青島交通發展集團有限公司現金出資人民幣2.5億元,占注冊資本的25%;山東航空股份有限公司以飛機作價出資人民幣2億元,占注冊資本的20%。青島航空計劃2014年3月開飛,規劃2014年-2020年6年間引進51架現代中型客機,達到中等規模航空公司水平。青島航空選定空中客車A320系列飛機建立全新機隊,并在第十五屆北京國際航空展覽會上,與空中客車公司簽訂購機協議,訂購了23架空中客車A320系列飛機,其中包括5架現款A320飛機和18架選裝新型發動機的A320neo飛機。
據悉,發展航空事業可以大大促進人流、物流、信息流、資金流、財富流的增長,具有良好的經濟和社會效益。與青島同為計劃單列市的深圳、廈門、大連等城市,均已組建了地方航空公司。近些年,青島區域經濟快速發展,航空運輸需求穩定增長,同時,青島作為我國聯系東北亞(韓國、日本)的重要樞紐,相互間經濟、人員往來頻繁,給航空運輸發展提供了堅實的基礎。“青島航空”作為青島市重點建設項目,其成立不僅標志青島市在構筑立體大交通網絡上邁出了重要一步,也將對進一步提升城市招商引資吸引力、拓展旅游業發展功能起到積極推動作用。
【產業】航空城規劃開展概念設計
新機場落成后,最大的利好便是,它會成為整個空港輻射區經濟增長的新引擎,迅速帶熱整個區域的配套及各種產業鏈。目前,在前期研究的基礎上,相關部門已開展了航空城規劃的概念設計,將與原有規劃相結合,切合航空城、臨空區及新機場建設未來發展需求,高起點、高標準地對航空城進行規劃設計。
根據相關統計數據顯示,臨空經濟區目前規劃面積200平方公里,以航空基礎產業、高科技制造業、高端服務業、通航相關產業為主要發展方向,按照預測貨運量(近期44萬噸、遠期110萬噸)計算,臨空經濟近期總產出500億元,遠期總產出1000億元。
機場建設指揮部有關負責人表示,充分發揮膠州新機場的區位優勢,使航空產業本身及與航空密切相關的產業在機場周邊地區聚集;通過機場客貨運業務的發展,帶動物流、臨空加工與生產制造業在機場周邊聚集,進而形成臨空經濟區,并通過臨空經濟區的發展反哺新機場,使新機場與臨空經濟區形成互補,相互促進。臨空經濟區的產業聚集,將促進如金融、法律、居住、零售、娛樂等配套服務業的發展。這就要求機場周邊區域的辦公、生活和商業配套必須發展完善,配套城市生態功能系統,并最終形成新型衛星城。
【契機】流亭機場做好后期規劃
新機場另擇他處建設,現在的青島流亭國際機場也有了新的發展規劃。在近期公示的 《青島市城陽區總體規劃(2012-2030)》中顯示,城陽區在青島市的功能定位為青島門戶和北部副中心,未來形成七大居住板塊,17年后,居住人口將達到180萬人。在對于流亭機場的規劃方面,城陽區也已經做好了定位,將依托未來機場搬遷騰挪的空間和現有產業基礎,重點發展總部經濟、金融保險、服務外包等現代高端服務業,打造以休閑商務、中小企業總部、高端裝備企業總部、文化創意企業總部、物流企業總部等為主的總部商務城。
【樓市】地產大鱷紛紛入駐
青島新機場落戶膠州市膠東街道的消息公開,對膠州來說是一個難得的發展機遇,尤其是房產更是傍上了新機場,不僅價格有非常明顯的增長,而且成交量也增長不少。
“知道新機場落戶膠東街道的消息,我們就感覺樓市黃金期要來了。”一家樓盤的銷售人員直言不諱,未來機場將帶來的人流量、商機前景無限美好,將對膠州的房地產市場產生巨大的拉動效應。
在膠州市新汽車站東側的聯誼景尚名都,再往東便是站前大道,連接膠州灣大橋和膠州灣高速,有著得天獨厚的區位優勢和交通優勢。這個項目離著青島新機場和膠州火車北站也只有15分鐘的車程,吸引了大批的看房者前來咨詢、購買。“9月份一個月銷售33套,等到新機場消息一公布,10月份前10天就賣了67套。”該項目的負責人告訴記者,自從青島新機場落戶消息公布以來,來他們樓盤咨詢、購買的人群就絡繹不絕,10月份前10天就賣了9月份的兩倍多。
對于青島新機場對膠州樓市的影響,業內人士表示從整個膠州的房地產市場來看,目前膠州的房地產市場已經吸引了眾多開發商的青睞,像寶龍、綠城等大鱷也進駐膠州,開發城市綜合體等項目,使得膠州樓市多元化發展。加上周邊交通配套已經初具雛形,膠州的樓市無疑將成為大青島北部新的關注點,膠州樓市將迎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